首页 聚焦 > 正文

淞港:全球通胀率水平及各大央行基础利率水平是未来估值逻辑主线|焦点要闻

宏观回顾


【资料图】

本周国内宏观数据主要有:

中国3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回落1.6个百分点,制造业状况稳定,修复势头放缓,外需对制造业的拖累较为明显,后续经济增长仍依赖内需的提振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明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关REITS项目的前期培育和推荐申报规范工作,推动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海外方面宏观数据主要有:

3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下滑1.4至46.3,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非制造业PMI超预期下滑3.9至51.2。

3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3.6万,为2020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略高于预期的23万。平均时薪同比增长4.2%,低于预期4.3%,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OPEC+多国等宣布减产,预计从5月起削减原油产量,累计减产幅度超160万桶/日。

货币政策

国内利率方面,十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保持平稳在2.85%左右。本周美国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波动异常剧烈,从大幅下行到大幅上行,从3.47%下行至3.3%,又上行到3.41%。

货币市场方面,本周由于存在跨清明节因素,货币市场有所波动,但是总体保持平稳宽松,4月6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总量甚至突破8万亿。

汇率方面,本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美元指数保持平稳。

股票市场

本周(4.3-4.7)A股各指数全面上涨。小盘表现领先大盘,50/300/500/1000指数分别上涨0.86%/1.79%/1.97%/2.43%。科创50在TMT的强劲表现带动下,创8个月新高。本周交投持续活跃,连续2周日均成交超万亿。

表现继续分化,TMT版块稍沉寂一周后继续火爆,电子、计算机、通信中位数涨幅5%左右,传媒相对落后但仍领先TMT外其他版块。房地产和金融本周也出现强势反弹。而煤炭、化工,以及下游食品饮料、家电和汽车出现下跌。

注释:圆圈:每个圆圈代表一只个股,其大小代表流通市值规模相对水平。横杠:行业中个股涨跌幅中位数。

本周截止收盘A股PE 26.26倍,处于历史中位数水平。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通胀压力,全球流动性仍处于收缩态势。受加息和通胀影响,估值水平短期内仍有较大压力。

注释:全部A股剔除银行PE:由于银行盈利约占全部A股盈利的40%,且估值呈现长期下行趋势,因而剔除更能反映市场真实估值水平。Shiller PE: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根据过去一年盈利水平计算的静态PE往往出现失真。Shiller PE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计算过去几年完整经济周期经通胀调整的平均盈利,还原当前股价在平均盈利水平下的估值。本文数据以过去5年为基础(同样剔除银行)计算Shiller PE。

全球市场部分,美股涨跌互现,道指涨0.63%、纳指跌1.10%。欧洲三大股指除富时涨1.44%外,其他基本持平。本周OPEC+意外减产推高油价,通胀担忧重燃。下周,美国将发布3月核心通胀数据,可能影响加息定价。

自2016年以来,全球估值变动呈现出一定的趋同趋势。全球通胀率水平以及由此衍生而来各大央行基础利率水平是未来一段时间估值的逻辑主线。

债券市场

本周利率债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周末市场一度传出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降低的传言,引发国债期货上涨、国债利率下行。本周信用债市场继续下行,信用债市场特别是投资级信用债市场甚至出现“资产荒”的感觉。监管机构对公募基金投资低评级信用债有所限制,对高评级债券形成利好。

本周高收益债市场主要是变化仍然在于地产债市场,多数地产债价格出现下跌。尽管地产债在融资端和销售端都有一定回暖,但是市场预期这种回暖可能不及市场预期且不可持续,因此对于地产债来说仍然不友好。

注释:蓝色部分为中证信用债高收益指数(左轴),红线为彭博中国高收益美元债指数(右轴)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收410.49,较上周涨0.98%,转债价格中位数为124.66,较上周涨1.60%,转股溢价率中位数34.99%,较上周涨0.71%;淞港可转债估值中位数123.39,较上周涨1.30%,本周可转债微涨,转债涨幅领先于正股涨幅,转债估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本文转自微信公号“淞港基金”,智通财经编辑:李程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