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 正文

北京22家市属医院与津、冀开展医疗合作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七年多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协同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地处河北省廊坊市燕郊的河北燕达医院,是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冀首个医院整建制医疗合作项目,也是首个实现异地就医实时医保结算的医院。前不久,第三批由29人组成的北京朝阳医院深化合作团队进驻河北燕达医院。

北京朝阳医院派驻河北燕达医院医疗院长 杨新春:这一次我们朝阳医院选择了呼吸、心脏、泌尿外科、骨科以及消化科等大概十个学科。团队成员一个星期至少四天在这里工作,主要是带动这里医疗技术实力,人才培养,医教研整体服务得到一定提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公共服务领域的共建共享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首都优势资源的注入,不仅带动河北、天津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便利了百姓的生活。

河北燕郊居民 左先生:以前我们都去北京看病,不方便,现在来燕达医院看,专家也是咱们北京朝阳医院的,省心省力省时。

河北燕达医院院长 李海玲:在合作期间,我们先后也是获得了北京医保持卡直接结算,2020年有一个统计,就是我们全年疏解进京就医的患者在30万人次以上

目前,北京市共有22家市属医院与天津、河北开展医疗合作;4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4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1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省市176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

北京多个区与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等地先后成立教育联盟,三地选取部分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公共资源共享为发展增添动力,环境协同治理则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还原了生态底色。

3月的北方春意还没有那么饱满,但是在天津市津南区,如今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已经逐渐完成,不仅给城市增加了“绿肺”功能,也给百姓描绘了一幅“出门见景、徒步入林”的美好画卷。

736平方公里双城绿色屏障,加上周边875平方公里的湿地保护区以及153公里的海岸线,让天津北部同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呼应,南部同河北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串联,有机融入京津冀生态网络,这道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屏障带切实筑牢首都“生态护城河”。

天津市规划资源局 局长 陈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借助我们环渤海蓝色海湾的生态治理,包括我们湿地保护的再提升,推进我们生态文明建设。

添绿做加法,控污做减法。2017年至今,天津共治理“散乱污”企业2.2万家,撤销取缔工业园区132个。一批高耗能企业也在控污减排治理中主动升级。

新天钢钢铁集团执行总裁 阚永海:这两年我们加大环保治理力度,进行了28个环保项目的治理工作,整体下来环保减排量达到54%。

生态治理有序推进的同时,京津冀三地的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唐城际铁路城市副中心段开工建设,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到今年底,按计划津石高速将实现全线通车,这条连接着雄安新区与天津港的高速公路也将为两地的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 李文红:让京津冀三地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更美更好的生态环境、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三方面的进展为京津冀三地的老百姓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更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协同布局,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标签: 北京 市属医院 医疗合作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