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房产 > 正文

各地证监局约谈券商 提高IPO验收标准

近日,多地证监局开始对参与IPO的中介机构进行约谈,提高IPO验收标准。

自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A股IPO逐渐常态化,总体成效明显,发行审核效率显著提高,但也存在着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的现象。

如今约谈券商等中介机构,有利于进一步规范IPO审核,严把IPO入口关,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证监局约谈券商中介

自注册制改革以来,总体成效明显,市场各方反映积极正面,企业踊跃申报上市,IPO排队数量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截至3月初,A股共有753家拟上市企业(含中止项目)正在排队。其中,近八成是希望通过注册制实现上市的企业。

而处于辅导期的拟上市公司数量更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A股全市场已报送IPO申报材料,但尚未通过发审委或上市委审核的企业就有479家,而已报送辅导备案材料,正接受上市辅导的企业数量就高达2278家。

之前注册制审核相对宽松。去年第三季度,创业板企业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时不足19天,到第四季度平均耗时59天。

在此背景下,一些投行认为监管审核可以放行的内容,自己也没必要去把关。所以投行在IPO辅导环节把关不严,一股脑地报项目,导致出现排队拥堵和一些企业“带病闯关”的现象。

而其实去年年初,监管机构就已经注意到IPO辅导环节存在的问题。广东证监局曾对辖区内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有关问题作出了通报,指出部分辅导机构材料制作不认真、辅导过程流于形式、辅导程序执行不到位、对监管要求不落实等问题。

面对IPO大量排队现象,近期监管机构再次重拳出击,对参与IPO券商中介机构逐个进行约谈,提高验收要求,对不满意的项目“不验收、不申报”。

IPO撤单潮出现

注册制更强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要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需要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提升监管的有效性。

为加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今年1月29日,证监会出台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检查内容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

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组织完成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的抽签工作。在参与抽查的407家1月30日前受理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中,抽中了20家进行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进行检查。

现场检查规定,十个工作日内撤回申请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令市场颇为意外的是,在短短的十个工作日内,就有16家撤回材料,比例高达80%。

这些撤回材料的企业涉及到中信建投证券、东吴证券、招商证券、中银证券、安信证券、民生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等多家保荐机构。其中,作为券商龙头的中信证券IPO终止项目数量居行业前列。截至3月5日,中信证券保荐的企业2021年内终止上市审核数量多达11家。

集中撤单背后,反映出的是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可能存在信息披露、执业质量等问题,部分首发企业甚至存在投机申报、带“病”闯关的嫌疑。

而这类企业不仅一定程度上占用且浪费了审核资源,而且还影响了审核效率。所以,对于10个工作日内撤回申请的企业,只是原则上不实施现场检查。对撤回企业存在涉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明确线索情形的,仍将实施现场检查,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带病闯关”将被遏制

今年开始,把好市场入口关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意在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好基础。

所以从1月份开始,监管机构就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

除了证监会在1月29日出台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压实压严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上交所也在一周内连续两次发文严把IPO入口关。

2月1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2号——常见问题的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自查表》,主要包括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的相关问题以及常见信息披露和核查问题,其目的也是在于进一步压严压实“两个责任”,把好上市企业入口关。

2月3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保荐业务现场督导》。上交所表示,此举是为了规范科创板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现场督导行为,督促保荐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勤勉尽责,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职责。

通过这三大举措,能够将将审核责任前移并前压,从源头上按照市场化和法制化的方向规范入口审核,把好上市企业入口关。从而提高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记者 胡靖聆 见习记者李墨)

标签: 劵商 IPO验收标准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