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浙江:商品市场将全面数字化转型

浙江是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是浙江发展的生动写照,商品市场也成了展示浙江经济的“重要窗口”。

在时代巨变中,如何让商品市场迎合新形势,满足新需求?2020年,浙江全面启动商品市场“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改造。

在第一批247家市场完成改造基础上,浙江第二批419家商品市场“五化”改造将在今年4月底收官。一大批充满“烟火气和科技感”的“高端”市场,正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重新走上时代舞台。

“五化”改造细化标准落地

浙江的商品市场中,不乏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浙江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浙江舟山中国国际水产城这样的“产业中枢”。

当前,浙江省共有农贸(农批)市场2152家,专业市场1197家;年人流量超6亿人次;2020年,浙江省商品市场共实现成交总额2.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相当于2020年浙江省批零贸易商品交易额的六分之一。

在新时代,商品市场如何主动拥抱时代浪潮,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浙江形象?

此前,中共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会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行动方案》,从全方位建设便利化市场、立体式打造智慧化市场、多维度建设人性化市场、多场景创建特色化市场和高标准建设规范化市场五类共十五个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并发布试行标准。

入口便是集成实时定位、实景显示、在线导航等功能的智慧导购系统,衔接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管理、税务、城管、社保等政务服务的“政务一体机”可以受理消费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商标导购等服务,便民母婴间、AED设备、轮椅等特殊服务一应俱全……“五化”改造后,浙江一农贸市场正呈现出新的活力。

在改造行动刚刚启动之时,因为无经验和样板借鉴,商品市场如何进行“五化”改造,需要市场自己摸索尝试。而如今,浙江商品市场改造经验正在通过“标准”的形式细化落地。

4月7日,浙江省第二批商品市场“五化”改造现场推进会在浙江温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持续细致推进商品市场“五化”改造工作,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农贸市场65项、专业市场39项的改造指标体系,并发布了中国首个省地方标准《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建设规范》。

此外,浙江省统一的“亮标亮表亮进度”系统严格监控第二批24635个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每个项目“有图有真相”。

目前,浙江省已实际完成改造项目8337个,其余项目正在加紧收尾、调试,并待验收。根据“亮标亮表亮进度”折算权重后显示,浙江省实际已完成项目权重占比42%。

商品市场全面数字化转型

记者了解到,浙江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改造项目启动以来,浙江省已实际投入资金5.4亿元,共涉及经营户超过7万户。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商品市场摇身一变,充满了科技感。

在杭州骆家庄农贸市场一楼,智慧化数据大屏上显示的“区块链溯源”科技备受关注,“我们通过技术,实现菜品的来源可溯、质量可查、去向可追,保证菜品的放心消费,从而打造真正的一个放心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副经理陆云峰介绍。

5G赋能下,骆家庄农贸市场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农贸市场,“线上以5G+VR全景直播和‘云买菜’为主,线下全面运用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农贸市场更人性化。”陆云峰介绍。

在温州市鹿城区,该区36个农贸市场统一纳入了农贸市场智慧管理指挥中心,实施远程实时监控,并首创“监管、支付、溯源”一码通,实现从称量到结算全流程电子化服务。

此外,该区的农贸市场在改造中还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如温州黄龙农贸市场专题展示箬笠历史文化,温州松台农贸市场提炼瓯菜饮食文化,温州南塘农贸市场推出“城市菜谱”,让农贸市场更具地方特色。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浙江省第二批商品市场“五化”改造已进入冲刺破关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五化”改造内容,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推广“商品市场智慧化应用”项目。

同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已在浙江省范围内启动为期4个月的“县城以上建成区农贸市场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集中治理行动”,全面禁止城区农贸市场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并率先在浙江杭州、宁波、绍兴的城区农贸市场以及所有“五化”改造农贸市场中全面推行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记者 胡亦心)

标签: 浙江 商品市场 转型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