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 > 正文

未来五年两轮车替换需求过亿,投资机遇如何把握?

中信证券发布行业研究报告称,电动两轮车行业格局正持续优化;超标车替换和今年终端涨价造成的需求推迟将支持明年行业景气度持续。展望2022:预计终端提价完成、需求延迟兑现、产品附加值日益提高。随着产业链成熟度快速提升,差异化产品频出,预计头部公司及新兴企业将享受最大利润弹性,2021年CR2/CR4将有望达到48%/70%。建议关注两类投资机会:1)以雅迪控股(01585)、爱玛科技(603529.SH)为代表的,拥有全品类产品矩阵,充足渠道布局的两轮车龙头企业;2)以九号公司(689009.SH)、小牛电动(NIU.US)为代表的,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强研发效率切入市场的造车新势力。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需求预计将在明年延迟兑现。

在2016-2020年间,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CR4已从29%提升至69%,预计2021年CR2/CR4有望突破48%/70%。为保障更替需求,近期头部品牌商渠道建设明显提速,该行预计雅迪与爱玛的全国有效网点数量均将在年底突破20000个。在需求端,虽然当前行业渗透率较高,但预计“新国标”驱动的非标车更新依旧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短期,受制于21Q3以河南、山东为代表的洪涝灾害、局部疫情反复及7月中在杭州发生的电动车自燃事件影响,属于行业的“三季度销量红利”并未释放。

长期,由于电动两轮车“经济性、便捷性”特征明显,能够同时解决城市“四轮车使用成本高”及乡镇地带“公共交通不发达”痛点,电动两轮车消费偏刚性。同时考虑2020年Q3高基数问题,该行预计21Q4开始同比数据将开始回暖,2022年头部企业的量、利提升值得期待。

各地新国标逐渐进入密集执行期,执行力度高于预期。

2019年4月,“新国标”正式落地,它明确规定对车速、电机、整车重量等核心配置指标做出了严格规定,进一步提升行业入门门槛,加速低端产能出清。多地过渡期将于2022-2023年结束,较大替换需求或将从2022年开始密集释放。

未来三年随着非国标车替换需求增加,预计行业空间将进入6000万辆水平。从已经截止过渡期的北京市来看,当地违反“新国标”政策上路面临的执法及处罚力度均明显高于预期。随着“一车一证”、“电动车不上楼”等规则相继推出,格局优化趋势已成必然。

在政策的初始驱动下,预计行业内部将形成“政策驱动——集中度提升——充足资金——渠道布局及产品升级——集中度再提升”的产业闭环,行业格局改善的趋势明确。

盈利能力有望边际修复,行业消费属性持续凸显。

在行业发展前期,由于入门门槛较低,渠道布局和“价格战”是最主流的竞争方式,行业盈利能力因此拉低至较低水平。近期大宗原材料上涨明显,各厂商毛利率进一步承压,头部厂商纷纷通过提价缓解压力,虽然短期内无法完全转移新增成本,但是随着原材料价格高位回落,料将带来有效的盈利能力修复。此外,行业目前不断向智能化、锂电化、长续航、个性化等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消费属性日益凸显。

从长远角度看,通过市场调研将产品与客户进行精准匹配预计将成为业内企业追求的关键。行业属性有望由传统制造向新兴消费转型,预计长期稳态估值体系将向海外两轮车消费品OBM品牌商看齐。

投资策略:该行认为,在“新国标”政策驱动大量非标车更新的背景下,未来五年将有过亿的存量车替换需求。

从销量口径看,我国2020年CR2/CR4/CR5已经达到47%/69%/76%,该行预计2021年CR4将突破70%,行业格局优化明显。虽受制于局部疫情反复、原材料上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业内公司三季度销量数据与全年毛利率面临一定压力。

从短中期来看:该行认为三季度的需求缺口将在四季度和明年延迟兑现,伴随产品附加值提高和终端提价,行业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随着产业链成熟度快速提升,差异化产品频出,预计未来头部公司及新兴企业将享受最大利润弹性。

风险因素:新国标执行不及预期;行业升级不及预期或再度陷入“价格战”;行业空间提升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于中信证券行业研究报告,作者为分析师李子俊、尹欣驰、李景涛;智通财经编辑:王岳川。

标签: 中信证券 电动两轮车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