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 > 正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指数正式发布

5月25日,在第七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系列活动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从学校层面重视度、教学环境准备度和教学应用成熟度三方面入手,旨在科学评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迈入“十四五”后,高质量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多方的关注焦点。北京市教委也于日前发布《2021年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将出台《北京市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规范(试行)》,并建设北京教育云。而在社会、学校、政府多方面的加码之下,未来的教育信息化生态建设将呈现出什么样的局面?教育信息化的风又将吹向何处?

新指数发布

如何评判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有效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5月25日,在第七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活动中,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汪琼发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指数”。据介绍,该指数旨在确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可比数据指标体系和收集策略,以此引导小学合理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北京商报记者也在现场了解到,汪琼及其团队一共从三个维度确立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指标体系,具体来看,分别为学校层面重视度、教学环境准备度和教学应用成熟度。三个维度下还有8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涵盖学校、教师等多个方面。

而对于其中一项专家争议较大、主要考验教师研发能力的指标,汪琼也解释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工具和平台是零编程的,基于这一情况,如果具备较高信息水平的老师有能力根据教学情况来进行一些技术开发,那么让这个指标保留下来,就能体现出非常高的区分度,并且能够衡量水平。”

需求持续、建设加码

据艾瑞咨询统计及核算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突破了2600亿,且未来2-3年内将持续增长且增速趋于稳定。同时,据其发布的《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需求端维度,50.7万余所学校(含学前教育)、2.6亿余在校生(含在园人数)和1600余万在校老师,对信息化的需求持续且庞大。

而各地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教委日前印发《2021年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印发《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并计划出台《北京市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规范(试行)》,以此增强新时期教育与信息的结合。

此外,《工作要点》还提出建设北京教育云的构想,具体为建设市级教育云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和应用与网络绩效监测平台,并逐步指导各教育单位迁入教育云。而在大数据方面,构建教育大数据“一库、六系统、N应用”模式也被提及。一库即为一套全息教育数据库;六系统包括了大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服务、数据运行监测、数据安全;N个专题场景应用涉及专题数据产品加工、学位预测、督导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等。

多方合作的风往哪吹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和实践,各级政府、学校、老师和企业都在各自维度发力探索,而在各自的努力之外,达成有机合作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中尤为需要注意的是,保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对学生大数据的获取和使用安全。对此,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副总裁魏振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要的关键点是政府的管理和保障。同时,企业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和信息两方面的结合,教育可以由学校来做,但是信息方面更多的是企业擅长,做的也更多。”魏振水指出,“企业要在政府的法律规范下使用数据。”

同时,为了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在政府规范之外,企业、学校和教师三端都有其独特的发力点。“企业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时,扮演的是支持服务者的角色,从而进行数据的汇聚、收集和分析;学校收集信息是为了盘清自己的家底。而更为微观的数据应用,比如课堂里的教学决策数据分析,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所以在教师层面,老师需要提高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为了增强这一能力,可以把对教师数据方面技能的培养前置到师范院校,调整相关课程,进行适配改造。”魏振水分析道。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标签: 中小学 信息技术 融合指数 发布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