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A股消费、科技等领域获看好 债市震荡概率较大

辛丑农历新年的春节七天假已进入尾声,按照沪深两市节前披露的时间安排表显示,新年首个交易日将在2月18日正式开启。回顾节前,自1月1日至2月10日,A股三大股指分别大涨5.24%、10.31%和15.09%,港股市场的恒生指数也在估值修复的过程中,同期强势上涨10.31%。反观债市,国债指数则小幅上涨0.4%。

虽然当前市场整体呈现出“股强债弱”的局势,但2021年上半年,甚至全年这一趋势将如何发展,三大市场的波动情况怎样,也牵动着每位投资者的心。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邀请到了9家公募基金公司各自就其中一大市场进行展望和观点共享。

 

A股:消费、科技等领域获看好

鹏华基金研究部

宏观经济方面,政策退潮稳中有序,经济动能虽落仍稳。展望2021年,疫苗落地后全球经济有望触底回升,国内经济将阶段性受益全球复苏共振。随着市场估值扩张难度进一步提升,高增长盈利弹性将有助于消化当下高估值。主动权益深耕细作、寻找细分赛道中具备高景气属性与竞争壁垒的能力将更为重要,进一步凸显主动权益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

整体来看,2021年估值扩张难度进一步提升,而高增长盈利弹性将有助于消化当下高估值。主动权益深耕细作、寻找细分赛道中具备高景气属性与竞争壁垒的能力将更为重要,进一步凸显主动权益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预计2021年主动权益产品的收益率将略高于市场,整体中位数预计在【0,10%】的区间。

配置方面,更加看好四大板块,包括受益于海外补库和国产替代深化的传统制造业;景气持续、产能扩张的高端制造;修复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良好的顺周期品种;高性价比,更具投资吸引力的港股。

万家基金

从市场流动性来看,我们认为2021年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股市,春节后A股也有望继续呈现结构性牛市格局。增量资金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改革,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在A股上市、做大做强,而公募基金过去两年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很好的收益,中长期来看,居民资产将越来越多地向A股进行配置;另一方面是海外投资者对A股仍处于低配状态,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复苏优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海外资金在2021年也将进一步增配A股。

在经济弱复苏之下,货币政策不会系统性收紧,增量资金将持续涌入股市,优质标的将获得资金青睐,股市有望呈现结构性牛市格局。关于看好的行业板块,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是“双循环”发展的两大抓手,将为资本市场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消费领域,看好白酒和医药;科技领域,看好军工、新能源汽车和光伏。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

海外经济方面,海外疫苗接种有序进行。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每日新增疫苗接种人数已上升至130万人,较1月初明显增加,英国每日新增接种也有约40万人,而德国、法国每日新增接种分别只有八九万人。就疫苗接种比例来看,美国也明显领先欧盟国家。截至本周,以色列已有60%的人群接种了疫苗,阿联酋(36%)、英国(15.5%)、美国(10.2%)接种比例也相对较高。

国内经济方面,货币政策温和转向。自2020年5月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以来,M2、社融速分别于7月、11月出现拐点,2020年末,社融增速已从10月高位下降0.4个百分点至13.3%;价格上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5月以来持续抬升,当前已回升至2020年初水平;贷款利率从三季度开始,也是从底部上行,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环比上行6bp至5.12%,一般贷款利率环比上行5bp至5.31%。(数据来源:Wind。数据时间:截至2021年2月5日)

总体上,预计新冠疫情大幅蔓延的概率不大。从央行的表态看,货币政策出现大幅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央行可能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对货币政策进行微操作。市场层面,节后经济的复苏情况是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短期市场的关注点转向化工等低估值板块,但从长期看,科技和消费仍然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

债市:震荡概率较大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2021年下半年债市机会或较为明显。一方面,上半年货币政策仍将继续回归常态,总量货币政策从“灵活”转向“适度”,强调“精准导向”,同时央行重提“总闸门”,全年社融和信贷增速将有一定下行。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复苏斜率有望在二季度进一步加快,海外利率的上行将令国内债市承压,同时外需的韧性也有助于国内经济进一步走强。

与此同时,伴随前期流动性收紧以及汇率大幅升值带来的信用紧缩效应逐步显现,2021年金融监管或加强,包括前期已出台的地产“三条红线”、银行房贷集中度管理等措施的负面影响或在下半年开始滞后显现,国内经济或重新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届时债市的交易性机会也将出现。

我们认为债市全年来看震荡概率较大,但票息回报较高。从投资策略来看,一是注重组合静态票息,年初维持组合久期在中性水平,增持方向可以考虑调整到位的3年期高等级信用债。二是对年底至一季度的资金面相对更乐观一些,维持一定的杠杆水平;季度视角看,2021年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踩3.3%水平附近,可考虑适度加仓,博取一定资本利得。

民生加银基金固收部

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加上春节居民取现需求增多和财政性存款增长等因素,造成暂时性的资金面紧张,对整体债券市场收益率形成一定影响。对于未来,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后续仍以稳为主,信用风险事件也将逐步化解,大概率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博时

展望后市,当前国内经济仍然处于持续复苏之中,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复苏力度并不弱。全球来看,随着新冠疫苗被逐渐推广使用,海外经济也有望逐渐走上复苏的道路。

政策方面,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从会议的定调来看,宏观政策依然会以稳为主,需看到基本面有更加稳固明确的复苏基础之后,才会考虑政策的退出,并且退出的力度也会较为温和。

对于债券市场来说,政策保持连续性有助于宏观基本面延续复苏,但在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的背景下又不宜对债市太过看空,短端受益于流动性暂时不会收紧确定性较强,长端需等待基本面及货币政策给出更为明确的方向。

港股:整体估值仍具投资吸引力

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

最近南下资金连续多日净流入超过百亿港元,境内投资者近期对香港市场的投资热情明显增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益于经济复苏。香港市场80%盈利来自境内,国内经济强劲复苏,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恒生指数2021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13.4%,盈利或将驱动港股走强。

二是低估值优势。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16倍多和14倍多,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比,估值仍处在较低水平。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企业中,A股相对港股平均溢价35%,港股相对便宜。

三是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上市、允许企业二次上市,过去两年中概股加速回归香港市场。香港市场的股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新经济股票的权重持续提升,吸引全球投资者积极投资香港市场。

从这几个角度,我们看好香港市场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低估值的大金融板块以及高成长的资讯科技等新经济板块。

工银瑞信基金

在当前时点判断港股市场机会,从基本面角度,海外感染人数连续下降,美国日均疫苗接种130万剂符合预期,而拜登1.9万亿美元纾困救济法案大概率将通过;国内发电量、工业品价格等数据符合预期,“就地过年”对部分行业的生产、需求产生短期扰动,信贷需求仍然较为旺盛。春节后即将迎来财报期,部分行业和公司的盈利预期可能迎来一波上调。

从资金面来看,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平衡;海外资金加速回流港股市场;南下资金仍然迅猛,但2月9日-17日港股通暂停。从估值水平看,经过2020年12月以来的大涨,目前港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平均水平(恒指1.16x PB),与A股相比仍有吸引力(AH溢价指数135左右)。

板块配置上,中长期看好一些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优质标的,在估值明显泡沫化之前、基本面没有低于预期点的话,仍持续看好;同时目前仍看好顺周期部分行业,但后续要持续观察信用环境变化和周期景气度情况。

德邦基金海外

2021年,港股事件性扰动渐散,估值洼地有望全面修复。中国疫情的率先恢复为今年经济向好奠定基础,且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平稳的货币政策下,经济向上更具确定性。在流动性维持充裕的情况下,港股市场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加之优质新经济标的港股IPO热潮,对海外资金和南下资金更具吸引力。在估值优势下,新经济企业带来活水,相信后续我们会看到港股市场流动性与估值的双提升行情。

在资产配置上,无论从全球估值,还是AH比价角度,我们认为当前港股极具配置价值,投资性价比较高。此外,对国内投资者而言,港股相对A股互补性强,相关性低,AH两地布局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价值低估、安全边际较高、弹性空间较大的周期龙头,以及具有成长性的医药、消费、科技龙头,伴随盈利预测上调,具有较好的绝对收益性机会。

标签: A股 消费

精彩推送